查看原文
其他

再谈止观(上)

行者之心 心镜818
2024-11-26

禅修多年,很早就接触“止”和“观”,但究竟什么是“止”?什么是“观”?这两者有什么区别,有什么联系?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,但却是经过这么多年才慢慢理解。



01

读书与行路


人们常说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有人认为这两个是一件事,因为旅行可以看作是读生活的书,而读书也可也看作是探寻一条道路。但也有人认为这两者不同,一个是学习知识,另一个则是实践。


其实两者的说法都有道理,问题的核心在于成长需要从别人那里汲取营养,但也需要自己探索实践。


我禅修多年,很早就接触“止”和“观”,但究竟什么是“止”?什么是“观”?这两者有什么区别,有什么联系?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,但却是经过这么多年才慢慢理解。


大概两年前,我读《圆觉经》,开始思索“止”和“观”,那时的感觉是模模糊糊,有些云里雾里,似乎明白,又似乎不明白。今年年初读明就仁波切的《根道果》,感觉对“止”和“观”有了新的更清晰的认识,似乎是“懂了”。


然而最近听妙境法师关于“四禅八定”的讲座,再配合自己禅修的经验和葛印卡老师的指导,突然发现“止”和“观”原来这么简单,过去并没有真正理解。当然现在的理解也未必正确,或许将来还会有新的体会,但有一点不错,对一个抽象概念,即使定义听的很熟,甚至已经能够背过,但如果没有实践体验,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很清楚地表达出来,那么多半并没有真正理解。



02

从《圆觉经》得到的理解


《圆觉经》很大篇幅介绍修行的方法,其中基本方法有三种,分别是“三摩钵提”,“奢摩他”,“禅那”。其中“三摩钵提”就是“观”,而“奢摩他”就是“止”。


但“止”和“观”究竟是什么,虽然原文中讲了很多,我依然听得是云里雾里,即使去看翻译,看注释也很含混。最后只能总结为“所谓“止”大概就是止息杂念,让身心安静,从而达到“定”。具体的方法如数呼吸,专注一点等。“观”则是观想,可以理解变化(幻化)从而得到“慧”。”,这样的解释不知读者能不能理解,总之这就是我当时能够总结出来的。事后别人让我解释,也解释不清楚。



03

从《根道果》得到的理解


与《圆觉经》相比,《根道果》要通俗易懂很多。它对禅的解释就是保持觉知。而“止”对应于所谓“无所缘禅修”,就是保持大脑觉知,但没有一个特定的关注目标,这个觉知觉察周遭的一切,但并不把注意力特意集中到某一对象上。如同人望眼天空,但并不特别关注一片云,一个天体或天上的飞鸟。但这一切似乎又都在视野之内。 


进行无所缘禅修时要身心放松,不去特意思索一件事情,但如果有念头冒出来,既不特意压制念头,也不随念头跑去。 这就是“止”。


而“观”则对应于“有所缘禅修”,就是大脑有一个关注的对象,比如说呼吸,肚脐,或者丹田什么的。有所缘禅修也可以观察内心的情绪,比如听到噪音而产生的烦躁上,也可以观察念头,心中产生什么念头,都可以静静地去观察。然而通常当你观察一个念头时,这个念头很快就会如同跳出水面的鱼,一下又钻入水中消失了。 



04

内观方法


内观属于南传佛教,相当于小乘佛法,与汉的大乘佛教还有藏传佛教在修行细节,术语上都有不少差异。


内观修行包括两种禅修方法,观息法和内观法。观息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人中部分,观察呼吸,保持注意力集中。而内观法则是全身上下连续轮流交替观察身体每一个部位的感受。观察的时候要感受“无常,无常”。


根据明就仁波切的说法,无论观息法,还是内观法,都属于有所缘禅修,也相当于是观。然而最近听妙境法师的开释则有完全不同解释。妙境法师属于净土宗,但他对南传佛法也很熟悉,同时强调禅修,特别是止观禅。听了他的解释,结合葛印卡老师的指导,再加上我的修行体验,意识到观息和内观属于两种不同的方法,观息法是修“止”,而内观法是修“观”。



05

修止的方法


修“止”相当于佛教戒定慧三学中的定,它的目的是让人心保持专注,一不散乱,二不昏沉。


观息法用的是观察呼吸和鼻下,唇上人中部分的感受。但也有许多其他不同的修“止”方法,比如数呼吸,读诵经文,或观想身体其他部位,包括丹田,脚趾头顶等。总之目的是让人心能够静下来。


当人保持长时间专注时,人的呼吸变慢,脑电波信号变缓,人的心情会很平静安详。功夫深了可以进入所谓一禅,二禅,三禅,四禅四个禅定状态。


进入禅定后,人除了意识之外,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会变迟钝甚至停止工作,这时人就感受不到外界干扰。身体会有“轻安乐”感受,进入四禅时,还可以修行不同神通,比如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,可以心灵感应,甚至靠意念移动物体等等。


不过禅定和神通并非同一种东西,佛教修行者小心各种神通,一般不会特意追求神通,就算拥有神通也不会轻易展示。另外有些人没有禅修也可能掌握一些神通,比如特异功能者,但那种神通如果用来牟利,往往不稳定,甚至有害。


进入四禅后,如果继续修“止”,定的功夫还可以继续提升。上面也有四个层次,分别是空间无限,意识无限,无所有,非想非非想四个状态。其中非想非非想是定的最高境界,在这个境界人并非完全没有意识,只是非常弱,所以称之为非想(没有意识)非非想(但又不是完全没有意识)的玄妙状态。


根据佛陀教导,禅定虽然对人大有裨益,但人无法通过禅定得到解脱。我在“止”的方面修行还很浅,但可以初步感受到当我心安静专注时,久坐造成的腿痛就会减轻,可以保持一个小时不换姿势,如果心不能安静,往往半个小时腿就非常疼痛。



06

修观的方法


观和止不同,它的目的不是保持专注,而是让人思索和体验智慧。注意这里的思索不是逻辑思维,而是更直接的体验。例如对生活在热带的人讲述冰,如果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冰,所有知识都是听来的,那就只是意识层的知识。而“观”的方法是希望他们可以亲自用手触摸冰,产生直接的经验。


观和止虽然不同,但两者关系密切,因为在修止的基础上,人的注意力集中,观的效果就得到加强。但止或者说定达到最高境界“非想非非想”的时候则无法修观了,因为思维太弱。


葛印卡老师每次提到内观时,总要说“无常,无常”,其实观察身体的感受并非目的,目的是通过观察身体的感受,体验身体感受的实时变化,从而真正经验无常。这就是智慧,虽然讲出来非常简单,但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亲身体验,对无常的认识才能进入人意识的最底层,从而消除构成“自我”的种种虚妄。


同样是坐禅,感觉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后,每一小时的禅修收获就会更加明确。在禅修时,也会更自如地在“止”和“观”两种方法之间切换。




推荐阅读:

《神奇数学》

《灵性觉醒-未来的理想世界》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心镜818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